本網訊(文/胡安怡)5月9日,法學院、知識産權學院在桃園“一站式”社區和5204教室開展心理專題培訓會,學院的心理委員、寢室長等同學參會。活動邀請到心理中心丁小芳老師,輔導員胡安怡、于,撝鞒只顒。

“如果同學拒絕我的幫助,甚至反感‘被觀察’,該如何平衡關心與邊界?”心委幹部們結合工作實際,提出12條問題並相互分享了學生群體中常見的情緒困擾及應對經驗。丁小芳針對12個問題一一給出建議,提出“三階緩沖法”並提出情緒管理不僅是個人課題,更與“和諧校園發展”息息相關。

于,撟髦黝}爲“從‘情緒信號’到‘有效溝通’:構建宿舍心理觀察網”的宿舍安全員培訓會。會上,于海瑩以“宿舍裏的心理觀察藝術”爲題開講,結合《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識別手冊》,梳理了失眠、社交回避、情緒驟變等12項宿舍高頻預警信號。“心理幫扶不是窺探隱私,而是帶著善意去關注細節。”她通過對比“室友連續三天半夜進出陽台”與“室友最近很奇怪”兩種表述,強調觀察應基于事實而非主觀臆斷。現場還邀請寢室長練習“關心不越界”的溝通話術,如“我注意到你最近常獨自待在衛生間,需要我陪你聊聊嗎?”
此次活动为师生搭建了沟通桥梁,也为校园心理健康工作注入了新思路。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交流,助力青年以积极心态迎接挑战,在和谐校园之路上行稳致远。(审稿 计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