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fa·必发(唯一)中国官方网站

當前位置 首頁>>學校要聞>>正文

>> 详细新闻

【深度報道】在“支點戰略”中譜寫青春華章

編輯:廣娟        點擊:          2025-04-24 15:50                作者:鲍洁、杜祥军        来源:校团委


【編者語】

夢想交融,激蕩青春。今年是五四運動106周年,也是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103周年。

又一个五四青年节将至,特殊的时间节点,双重的历史坐标,“何为青年,青年何为” 的叩问愈发振聋发聩。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1915年創刊的《青年雜志》曾這樣給出定義。

百余年過去,關于青年的激昂定義,早已熔鑄爲當代青年的精神基因。今日之汽院青年投身時代洪流,面對民族複興偉業,“生逢盛世,肩負重任”的青春之花同樣燦爛。他們胸懷大我,擰緊“總開關”,追逐青春理想;他們錘煉自我,增強“硬本領”,激揚青春風采;他們建功有我,勇當“排頭兵”,貢獻青春力量。他們高舉“五四”火炬,讓青春在火熱的實踐中,留下屬于汽院青年的時代“腳印”。


教育強國建設浪潮奔湧,新時代青年工作使命在肩。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共青團緊扣學校“三步走”發展戰略,以思想鑄魂、科創賦能、實踐育人、服務青年爲著力點,獲評“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在培養卓越汽車工程師的征程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一、思想引領鑄魂:讓信仰的旗幟高高飄揚

“汽車産業轉型需要什麽樣的青年人才?”走進學校“青馬工程”課堂,學生們正在熱議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科技自立自強的論述。近年來,學校團委構建起“理論課堂+實踐陣地+文化載體”三位一體思政體系,讓紅色基因深植汽院學子血脈。

發揮共青團組織優勢,分層分類開展團學培訓,打造以“青馬工程”爲統領,以“少農班”爲主體的“青幹”“青才”“青苗”“青芽”一體化團學骨幹培養體系,培育出共青團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一批團學骨幹典型,他們以自身成長經曆講述汽車故事,在校園內外掀起“用汽車講好思政故事”的傳播熱潮。創新打造國內首部聚焦汽車工業教育的主題音樂劇《先生的汽車夢》和“青年說·百生講壇”文化品牌,以齒輪傳動的藝術意象演繹建校先輩“造中國車”的執著信仰,通過《車輪上的青春》等原創宣講,將實驗室的“齒輪扭矩”轉化爲信仰傳承的“精神扭矩”,形成理論教育、藝術熏陶、實踐轉化的三維育人格局。

二、科創引擎驅動:在産業鏈上練就硬本領

走進東風HUAT方程式賽車工作室,機械傳動組的同學們正在調試混動賽車底盤。這支由學校支持孵化的學生科創團隊,已連續三年斬獲“中國大學生方程式大賽”總成績前三甲。這正是汽院共青團、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學院聯合實施“五業一體”的縮影。

發揮共青團橋梁紐帶作用,聚焦“挑戰杯”賽事創新,在學校“大團學”工作體系模式下,瞄准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等前沿領域,構建“科研攻堅-競賽練兵-産業轉化”全鏈條育人體系,跨學科組建11支青年科技先鋒突擊隊開展聯合攻關,研發多項自主知識産權核心技術。同步創新“揭榜挂帥”培育機制,依托“大車輛”學科優勢組建智能駕駛、新能源材料等方向攻堅團隊,通過“導師庫+項目池+孵化器”精准培育機制,近年來,在“挑戰杯”國家級、省級競賽中斬獲47項榮譽,深度參與政産學研金服用“北鬥七星式”成果轉化體系,多項成果獲企業應用,助力産業鏈技術升級,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成績不斷突破,2024年首獲國賽金獎,形成“賽場即課堂、獎杯作教材”的特色育人範式和“揭榜-攻堅-轉化”良性循環的創新生態。

三、實踐育人塑形:在基層一線厚植家國情懷

“底盤調校的不僅是參數,更是爲民服務的初心。”圍繞學校“大車輛”學科鏈,面向汽車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綠色循環電池、低空經濟等産業,聚焦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儲能技術、智能駕駛、智慧交通等研究領域,構建“汽車+”志願服務、社會實踐生態體系。

通過校地共建機制創新,與縣域、社區簽署合作協議,形成“校團委統籌+專業隊伍支撐+基層實踐聯動”工作體系。連續多年組織“譯路同行”翻譯服務隊等專業團隊服務世界武當太極大會、十堰馬拉松大賽、東風商用車論壇等重大賽會,打造展現城市形象的流動名片。將暑期社會實踐打造爲“行走的思政課”與“一線專業課”融合平台,創新實施“三個一”工程,千余支實踐團隊深入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主戰場,在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成果獲獎統計排行榜中,學校憑借77項獲獎排名首位,“啓爲·創新”非遺傳承項目、“玩轉汽車課堂”社會實踐團隊連續多年斬獲全國百強社會實踐項目,在鄉村振興最前線形成社會實踐與專業教育的良性互動。

四、服務青年暖心:在師生互動中築牢成長基石

“成長困惑的化解需要雙向奔赴的對話”,走進“與青拾光·書記院長餐敘會”現場,黨政領導、青年教師正與學生們探討新能源電池研發的職業發展路徑。校團委聚焦青年師生“急難愁盼”,構建“立體式傾聽-靶向式服務-長效式反饋”師生交流機制,打造有溫度的成長共同體。

制定出台《團學工作辦公場所規範化管理指導意見》,創新實施《共青團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委員會落實“三全育人”工作實施細則》,堅持以學生爲中心構建“育人元素全挖掘-內容供給全優化-工作載體全創新”質量提升體系,將育人體系貫穿共青團工作全鏈條,聚焦重點任務、重點群體、重點領域實施精准施策。特別是通過起草《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關于進一步密切師生交流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實施意見》,系統構建“師生對話-協作實踐-反思提升”閉環機制,建立覆蓋思想引領、學業指導、職業發展的全周期成長服務體系,形成教學相長、協同育人的長效機制,爲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在“支點戰略”的壯闊藍圖中,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共青團正以青春爲筆、以産業爲卷,在“一主四翼”發展格局中構建起貫通車城十堰與中國車谷的創新廊道。從實驗室的精密調試到總裝車間的實戰淬煉,從“青馬工程”的信仰熔鑄到“科創七星”的産業攻堅,團組織正以“三力一度兩保障”工作體系爲引擎,鍛造兼具技術硬核與家國情懷的汽車新青年。當書記院長餐敘會的智慧結晶轉化爲産教融合的生動實踐,當西部計劃志願者的青春足迹丈量祖國山河,這支傳承著“造中國車”精神基因的先鋒隊,正以思想鑄魂、科創賦能、實踐育人、服務青年的立體化育人模式,在教育強國的賽道上挺膺擔當,在民族汽車工業崛起的時代坐標中,譜寫著“強國有我”的青春華章。

(校团委 鲍洁、杜祥军)

上一條:科技與人文輝映!學校舉行第四十五屆田徑運動會

下一條:張文學帶隊赴荊州地區開展招生宣傳

關閉

相關新聞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百度一下 搜索 bifa·必发(唯一)中国官方网站